导读:考勤历史贯穿人类历史,从古代的鸡司晨,到今天的指纹考勤,或是未来的无感知考勤,我们并不知道下一个十年,又会流行什么考勤方式。但不变的是考勤需求,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,它并不会消失。
古人考勤叫“点卯”,因为卯时是5-7点,正是鸡鸣时分,上至高官显爵、下到贩夫走卒,纷纷出门各司其职。考勤无非为了准时上下班,古人没有现代交通工具,所以他们的“勤”,其实还远胜今人,白居易曾经为此写过一首词,其中有两句“退衙归逼夜,拜表出侵晨”,真实还原了每天上下班的辛苦场景。
有一种说法,成功企业不需要考勤,一旦公司开始抓考勤,那么可能公司在走下坡路,这点不敢苟同。行业、岗位特点决定考勤方式,而人都有适应能力,既能适应严格考勤,也能适应灵活考勤。毋庸置疑,公司必须有考勤制度,只要规则合理,大多数员工都会遵守,不遵守的只有极少数。
只是公司大了,这批人加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,所以必须加以管控,至少把潜在管理漏洞给补上。如果明知道有漏洞却不去补,那么有一定风险会引起其他员工效仿,最终导致制度形同虚设。
考勤管理,我们从数据收集角度来归类,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:
排班:根据工种特点,一般可分为默认班次员工、排班班次员工、综合工时制员工。
1、默认班次
办公室员工,上下班时间固定,可以预设假期日历和默认上下班时间,精确获得每天应出勤小时数和上下班时间。
2、排班班次
工厂、医院、酒店、餐饮等特定行业的一线员工,比如流水线工人,门店服务员,医生保安等等,有很高排班要求的岗位。
3、综合工时制
和排班并不冲突,通常也可以进行排班,然后根据班次时长来计算每月的实际工时。
刷卡:记录上班和下班的时间,刷卡方式有很多种,简单对比如下。
1、刷卡考勤
优点:可以集成门禁卡功能
缺点:识别率低、代打卡现象多、需要排队、容易忘带
2、指纹识别
优点:识别精度高,不容易代打卡。
缺点:接触式带来的卫生问题、需要排队、手指破了会影响识别。
3、人脸识别考勤
优点:不需要身体接触,不会出现代打卡现象
缺点:双胞胎容易撞脸、响应速度略慢、不适合强光或弱光情况
4、手机考勤/wifi打卡
优点:免排队,识别率100%,打卡范围广泛。
缺点:手机没电就无法打卡,太过依赖手机,易伪造,需配合其他打卡方式。
请假/公出/加班:请假、公出和加班一般事前申请,按管理权限审批,到HR备案后方可执行,特殊情况应在事后及时补上。
1、请假:
常见的有年假、带薪假、事假、病假、婚丧假、产假等。
种类繁多,部分请假(比如年假、带薪假、病假等),会有较为复杂的规则设定。
2、公出:
因公外出:当天来回,比如拜访客户。
出差:去其他城市,需要多天甚至跨周末。
外出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,如果还得记住随时打卡,无形中增加员工负担,所以出于人性化考虑,大都允许员工免刷卡。
3、加班:
按加班时间分:普通加班、周末加班、节日加班。
按结算种类分:可转为调休、直接结算加班费。
加班单严格规定加班起始及结束时间点,避免非加班时间段外的加班。
加班需要更多合规管理,比如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不能超过36小时,等等。
考勤软件所需实现的功能,主要是对以上这些数据的收集、整理和分析:
1、准确记录刷卡签到数据:
这是最基础的管理需求,是后续考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,很多中小企业觉得考勤难以管理,往往问题就出在数据采集的源头。比如刷卡数据来自多个系统,有指纹、人脸或手机考勤,数据需要人工计算或导入到eHR系统,那么就难以满足实时性,也容易数据造假。又比如排班数据来自业务系统,那么就难以实现和刷卡数据的自动比对。
2、 准确记录班次、请假、加班:
软件必须能够替代手工操作。比如排班权限需要下放到班组长,甚至安排员工自我排班;而请假加班需要和班次匹配,需要进行合规性管理,也需要走审批流程;出现调班或是忘记打卡等特殊事件,同样需要走审批流。
3、 考勤规则的规范管理:
考勤复杂之处,不仅仅在于采集数据,还有规则的设定。比如年假、事假、病假都需要设置规则,比如年假、加班的合规性管理,都需要通过软件来管理。各种流程配置能否实现,又和员工入离职、排班、刷卡关联到了一起。
4、 报表和决策支持:能够提供各种图表,能够直观展现员工出勤、休假、加班的分析,并提供强大的分级汇总报表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。
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,必须通过功能完善的eHR软件来完成,往往单纯从考勤角度出发而设计的软件,并不能真正满足企业人事部的需求。
—END—
了解更多,可关注365云人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