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有华为研发干部抱怨伙食,老大建议去帮厨3个月,3天后,冒出一个胡玲事件。如果不是时间节点对不拢,真会以为是帮厨干部帮出来的思想总结报告。胡玲发文的动机、对错之类并不重要,只是她的报告,确实揭开了许多众所周知,但常被忽略的现象。
研发女生,跑到哪里依然是研发特质,她把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带进了HR岗位之中,对于她兢兢业业的工作,确实无可挑剔,但是,谁告诉她的,HR是服务部门?
HR其实是职能部门,本质上属于管理机构的一部分。
杨某是紧急事务处理专家,他的本职工作,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,让公司能够避开工伤、裁员等事故陷阱。在某些人是人血馒头,但在他们则是正当职业。类似比如临终关怀,或是医院抢救室,你本来会快速死去,但他们却延续了你的生命,整个过程,他们是要盈利的。存在就是必然,我们不该轻视任何一项职业,对于各类帮过我们的人,都应该心存敬意,而非鄙视。
且杨某所说也是事实:“研发如果天天抱怨食堂伙食,确实可以清退了”。加班多了,伙食肯定有不满,私下吐槽很正常,但如果逮到机会,逢人便讲,那这人确实存在问题,只是这事较难取证,比如伙食可能只是表面现象,根源则是其他,如工作不顺利,能力pk不过别人,等等。
健身房暴露的是另一个事实,这个玩意毫无用处。研发日常面对各种未知问题,解决问题是很耗费脑力的劳动,健身运动无助于提高工作效率。普通人晚上吃过饭后半小时的运动,可能需要一个小时来恢复,中间脑子是短路的。正常人尝试过后自然会放弃,安静休息放空思绪都更好一些。什么人会对此类运动乐此不疲,还总是8点半后回到位置呢?划水的人!
然后是加班时长问题。有明确奋斗目标的劳动者会自愿加班,这是模范员工,国家栋梁和企业骨干,劳动法不会禁止,HR也无需指责。比如996,一天上11个小时班,每天加班3小时,周末效率略低可以算作8小时,一个月下来,最多就是22个工作日+5个休息日,合计不超过3*22+8*5=106小时,即便周末也算11小时加班,撑死不过120小时。
对于强脑力劳动者,160小时加班确实不合理,至少它不可持续。也许算法有误,40小时正常划水时间也算在内。比如血压高血脂高心悸的人,不该和160小时加班是一批人,否则这不是铁人,而是在自残!又比如血脂高大多是吃出来的毛病,应该少吃而非多吃,如果是同一批人在抱怨伙食,那真是很滑稽了。正常运作的企业会有很多渠道来沟通问题,不必通过这种手段来曝光。
HR究竟是什么?
也许我的理解有误,HR应该是人类的一项古老职业。古代统称做后勤,战士在一线打仗,后勤提供各种支撑。现代细分了,财务、采购、人事等等。人事是管理者的臂膀,是领导人的拐棍。即便服务一线员工是职责之一,但更重要的职责却是如何把钱公平合理的分下去,考核绩效,同时让团队保持前进的动力。此时HR无法和员工打成一片。都成一片了,谁来保持居中平衡?
本质上来讲,就是一群对业务缺乏感觉,但却有一定管理意识的人,选择了做HR。职业的选择,让HR养成了游离于业务团队之外的特点和习惯,员工进进出出,无非一个离职率和满意度,绩效考核的ABCD,不过一场数字游戏,HR缺乏动力、也没有兴趣去钻研这些枯燥数据背后的是非得失。研发则不同,但凡问题,必究起因。所以当研发混入HR队伍,或是HR并入研发团队,会有怎样的结果?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。
HR不值得信任,这句话也没错。很多时候,HR并不是站在员工角度思考问题。管理者需要数据,HR必须采集到,方法手段有很多,胡玲只是看到了一部分。HR并非普通员工,必须辅助管理者维护规则制度,而非改革和创新流程。当然HR也会对现有制度不满,想要找到更好方法或是改进空间。这时候她的角色就变成了HR咨询,而非是团队中的普通文员。胡玲能够引入新思路,敢于挑战现有次序,那么自然有这方面的潜质,只是中途退出较为可惜。
她也提出了另外一个尖锐的问题,HR与业务部门不同步!即便大家一样都在加班,表面同步,但根本上并不在一条线。当华为面临高科技封锁,研发在忘我加班的时候,文中提到的两个HR则在操心其他。工程师团队加班多了,内部矛盾少了,HR是否更轻松了?那么她们每天有无花多点时间,想一些策略,去更好的服务团队和促进工作效率呢?他们的不作为,确实没有做错任何事情,但依然不合时宜。
再说说绩效。今天玩游戏,已经能够做到自动设置场景和规则,一旦系统运行,无需人工干预,谁能练级成功,各凭本事说话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企业绩效却依然是个不透明的黑盒子。研发团队应该是最有可能实现自己管理自己的,无非设好规则,公开预演一轮,然后封闭系统,全黑盒绩效考核,全程无HR人工干预。比如胡玲所做的人工调研,其实就应该是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。
每个职业都有天花板,作为华为HR,可能自带光环,是HR论坛的常客,也是众多HR新人的榜样。但突然有一天,居然被一个初出茅庐的研发女生给揭去了神秘的面纱。比如她说的这几句话,“人血馒头”、“不值得信任”、“一公一母大闸蟹”、“绩效3连B”,句句都直击痛点。HR以为自己是管理者,实际上权力是别人给的。高某和杨某做的工作确实和研发相关,但他们并不理解研发工程师。
工程师是什么?
打动我的其实还是最后一段话,“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,但我已飞过。那个尊重工程师的时代,终将到来”。这个世界有太多未知领域需要有人去探索,而每个工程师终其一生所能做到的贡献,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再多走了那么一小步。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,都知道今天所做的工作,随着科技进步,10年或是20年后可能不值一提,但工程师们依然会努力奋斗,而不会轻易停下前进的脚步。
我们需要感谢胡玲,把华为HR团队和工程师团队中存在的问题,给披露了出来,可能只是冰山一角,但已足以引起大家的深思。乔布斯不在,苹果从领先者变成追随者,心安理得的享受超额利润的时候,其实工程师或是产品经理的文化正在慢慢消失。当阿里把二选一提到战略高度,双十一随处可见盖楼游戏,价格折扣复杂到没人能看懂的时候,电商已然变成了传统行业。
有形的房地产受到了打压,无形的房地产依然在忙碌,大数据给他们指明了一条捷径,但谁知道对错呢?或许面向困难迎面而上,才是真正的通向未来之路。当工程师们忙着编写小游戏,为地产商们筑墙的时候,是没有空闲去探索未来世界的。华为还能让工程师团队保持初心,持续补漏洞,和探索未知领域,那么这支队伍依然令人尊敬。比较欣赏华为创始人想要扶持一家竞争对手的想法,优秀不需要二选一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65人事
附:华为HR胡玲事件原文